去年底我接了一個急案,一週內要交 10 篇文章、20 張圖、1 份簡報。我當下想「完蛋了」,但就在那週,我試了一堆免費 AI 工具,不但準時交件,品質還比以往更好。
那次之後我發現:真正好用的免費 AI 工具,根本不輸那些月付幾十美金的付費版。我朋友每個月花 200 美金訂閱各種工具,但他 80% 的進階功能都沒在用。說實話,這些免費 AI 工具的免費額度就夠日常使用了。
這半年我試了 50 幾款工具,最後留下每天都在用的 8 款。這篇AI 工具推薦會告訴你:哪些最好用、免費額度夠不夠、以及我踩過的坑。重點是,我會教你怎麼選,讓你不用浪費時間一個個試。
快速導覽
• AI 寫作類(2 款)→ Perplexity、NotebookLM
• AI 圖像類(2 款)→ Recraft、Leonardo
• AI 影音類(2 款)→ Gamma、ElevenLabs
• AI 自動化類(2 款)→ Zapier、Kimi
為什麼只推薦 8 款?不是越多越好嗎?
說個真心話:我剛開始也想「全部都試試看」,結果裝了 20 幾個免費 AI 工具,最後真正在用的只有 5 個。
問題在哪?
每個工具都要註冊、學習、記住操作邏輯。免費 AI 工具太多,你反而不知道該用哪個,最後一個都用不好。
所以這篇文章,我只推薦每個類別最好用的 2 款免費 AI 工具。用熟這 8 個,你的效率就能提升 3-5 倍。
AI 寫作類:讓你 1 小時完成 3 小時的工作

如果你常被寫文章搞到頭痛,這兩個免費 AI 工具能讓你效率翻倍。我現在寫文章前都會先用它們做研究。
1. Perplexity AI:取代 Google 的 AI 搜尋神器
用自然語言提問,AI 直接給你整理好的答案 + 引用來源。不用自己點開 10 個網頁慢慢比對,省時又準確。
免費額度:每天 5 次 Pro 搜尋 + 無限次基本搜尋
最適合:需要快速研究資料的人
使用心得:最大優點是有引用來源,不會像有些 AI 亂講。但一天只有 5 次 Pro 額度,如果你是重度使用者,基本額度可能不夠。
省額度技巧:問問題時加上「請列出 3-5 個要點」,得到的答案更結構化,一次就能用。
2. Google NotebookLM:AI 幫你讀完 100 頁報告
上傳 PDF、網址、筆記,AI 自動幫你做重點整理。可以針對內容提問,還能生成「音頻概覽」(兩個 AI 主持人對話式總結)。
免費額度:每天 50 次對話 + 3 個音訊概覽
最適合:需要消化大量資料的人
使用心得:處理英文和中文資料都很強,繁體中文、簡體中文完全支援。音頻功能很酷,但如果你趕時間,直接看文字總結更快。
重要提醒:免費版每天只能生成 3 個音訊概覽,如果你是重度用戶可能不夠。需要更多額度的話,可以考慮 NotebookLM Plus(每月 19.99 美元,額度提升 5 倍)。
AI 圖像類:不會設計也能做專業圖

這兩個免費 AI 工具讓完全不會設計的我,也能做出專業級作品。我部落格的封面圖和 icon 都是自己做的。
3. Recraft AI:向量圖生成神器
輸入文字描述,生成專業級向量圖或 icon。支援扁平化、3D、手繪等多種風格,可直接匯出 SVG 格式(放大不失真)。
免費額度:每天 50 個生成額度
最適合:需要製作 icon、插圖的非設計師
使用心得:生成品質很高,風格一致性好。我用它做了整套部落格 icon,完全不輸設計師作品。每天 50 次額度對一般使用來說很夠,但如果你要大量生成,可能需要規劃使用時間。
省額度技巧:生成前先想清楚風格,加上「flat design」或「minimalist」關鍵字,一次到位不用重做。
4. Leonardo AI:最快的 AI 繪圖工具
輸入文字描述,生成專業級向量圖或 icon。支援扁平化、3D、手繪等多種風格,可直接匯出 SVG 格式(放大不失真)。
免費額度:每天 50 個生成額度
最適合:需要製作 icon、插圖的非設計師
使用心得:生成品質很高,風格一致性好。我用它做了整套部落格 icon,完全不輸設計師作品。每天 50 次額度對一般使用來說很夠,但如果你要大量生成,可能需要規劃使用時間。
省額度技巧:生成前先想清楚風格,加上「flat design」或「minimalist」關鍵字,一次到位不用重做。
AI 影音類:10 分鐘做出專業作品

想讓內容更生動?這兩個免費 AI 工具讓你快速做出專業簡報和配音。
5. Gamma:輸入大綱自動生成簡報
輸入文字大綱,Gamma 自動幫你生成設計精美的簡報。多種專業模板可選,版面配置和配色都很到位。
免費額度:註冊送 400 個 AI 積分(約 10 份簡報)
最適合:需要快速做簡報的講師、業務、學生
使用心得:生成的簡報確實很美,但內容會偏表面化,你要自己補充深度。免費積分用完後,可以邀請朋友註冊賺積分(每推薦一位朋友可獲得 200 積分)。
踩坑提醒:Gamma 是「排版助手」不是「內容助手」。你要先準備好資料和論點,它只負責讓你的簡報變漂亮。
6. ElevenLabs:最自然的 AI 配音
文字轉語音,支援 29-70+ 種語言(視模型而定),包括中文。可以調整語速、情緒、停頓,生成的聲音自然到讓人聽不出是 AI。
免費額度:每月 10,000 字元(約 10 分鐘語音)
最適合:YouTuber、Podcaster、有聲書製作者
使用心得:中文語音真的很自然,比以往的機械音好太多。但免費版不能商用,也不能複製自己的聲音,只能用預設聲音。
語言支援更新:ElevenLabs 持續擴展語言支援,Multilingual v2 支援 29 種語言,最新的 Flash v2.5 支援 32 種,Eleven v3 模型更支援 70 多種語言。
AI 自動化類:省下每天 1-2 小時

把重複工作交給這兩個免費 AI 工具,你就能專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。我現在每天至少省 1-2 小時在自動化任務上。
7. Zapier:最簡單的自動化工具
設定「當 A 發生,就執行 B」的自動化流程。連接 8000+ 個應用程式,無需寫程式,拖拉就能設定。
免費額度:無限自動化流程,每月 100 次執行
最適合:想節省重複作業時間的上班族、創業者
使用心得:我用它自動把 Gmail 附件存到 Google Drive,每天省下 10 分鐘。2024 年 1 月的重大更新讓免費版也能建立無限個自動化流程(以前只有 5 個),這對輕度使用者來說超友善。
重要限制:免費版只能做雙步驟自動化(一個觸發 + 一個動作),而且不能用進階應用程式(像 Salesforce、PayPal 等)。但對基本需求來說已經很夠用了。
8. Kimi Chat:長文本閱讀神器
支援最長 200 萬字的文本輸入,自動生成摘要和重點整理。可以針對特定段落提問,就像有個助手幫你讀完整份報告。
免費額度:提供免費方案(但尖峰時段有排隊,輸出和速度受限)
最適合:需要快速消化大量資料的人
使用心得:對中文理解能力很強,我常用它總結產業報告或學術論文。回答有時會比較「表面」,深入分析還是要靠自己。
實際使用提醒:免費版在尖峰時段(晚上 6-10 點)可能需要排隊 30-60 秒,每次回覆最多約 4,000 字元,每天限制 100 次請求。如果你需要優先存取和更快速度,可以考慮付費方案(月費約 49 人民幣)。
怎麼選?3 個問題幫你快速決定
用了這麼多免費 AI 工具後,我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「沒有好工具」,而是「不知道該用哪個」。
所以我整理了一個超簡單的決策方法,問自己這 3 個問題:
問題 1:你現在最頭痛的是什麼?
選對免費 AI 工具,比用 10 個不對的工具更有效。根據你的痛點選:
- 「寫文章卡住了」 → 先用 Perplexity(研究資料) + NotebookLM(整理重點)
- 「不知道要畫什麼圖」 → 先用 Leonardo(快速生成) + Recraft(專業 icon)
- 「做簡報超花時間」 → 先用 Gamma(自動排版) + ElevenLabs(配音)
- 「每天都在重複做同樣的事」 → 先用 Zapier(自動化) + Kimi(快速閱讀)
問題 2:你一天有多少時間可以學新工具?
不到 30 分鐘:
只選 1 個免費 AI 工具,我推薦 Perplexity 或 Leonardo。這兩個最容易上手,30 分鐘就能開始用。
有 1-2 小時:
選 2-3 個免費 AI 工具組合使用,效果會更好。例如:Perplexity + Gamma,或 Recraft+ Leonardo。
有一整天:
可以試完所有 8 個免費 AI 工具,但記得只留下 2-3 個真正用得到的。工具太多反而會搞混。
問題 3:你願意花多少錢?
完全不想花錢:
Perplexity、NotebookLM、Kimi 這三個的免費版功能就很強大,選這些就對了。
可以花一點錢:
先用免費版,確定真的需要再升級。我自己只付費升級 2 個工具,其他都用免費版。
3 個必知的使用建議(我踩過坑)
建議 1:一次只專精 1-2 個工具
我剛開始也想「全部都學」,結果裝了 20 幾個免費 AI 工具,最後真正在用的只有 3 個。
為什麼?
因為每個免費 AI 工具都要註冊、學習、記住操作邏輯。工具太多,你反而不知道該用哪個。
更好的做法:
選一個你最需要的免費 AI 工具,花一週每天用,用熟了再加第二個。這樣效率反而更高。
建議 2:善用免費額度,不要浪費
大部分AI 工具推薦都有每日或每月限額。我用這些免費 AI 工具的策略是:
- 月初:集中用需要大量額度的免費 AI 工具(Leonardo、Recraft)
- 月底:改用限制較少的工具(Perplexity 基本搜尋、Kimi)
這樣就不會遇到「額度用完,關鍵時刻沒得用」的窘境。
建議 3:商業用途前,一定要確認授權
很多免費 AI 工具不能商用,或是有浮水印限制。例如 ElevenLabs 免費版不能商用,Recraft 免費版的圖片所有權歸平台。
避免踩坑:
使用前花 2 分鐘看一下授權條款,或是問客服。不然做完作品才發現不能用,就白忙一場了。
結語:工具會進步,但你的學習力不會過時
寫完這篇文章,我突然想起剛開始用免費 AI 工具時的興奮感。那種「哇!原來這麼簡單」的驚喜,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美好。
但我也想誠實地說:這些AI 工具推薦再強,也只是「工具」。它們能幫你節省時間、提升效率,但無法取代你的思考和創意。
真正讓你脫穎而出的,是「你怎麼使用這些工具」。就像攝影師手上的相機,設備能幫忙,但決定照片好壞的還是攝影師的眼光。
所以我的建議是:
- 從 8 款免費 AI 工具中挑 1-2 個最需要的
- 花一週時間每天用,把它變成習慣
- 用熟了再加第二個,慢慢建立你的工具組合
別想著「我要全部都學」,那只會讓你每個都學不好。專精 2-3 個免費 AI 工具,效率就會明顯不一樣。
如果這份2025 AI 工具清單有幫到你,歡迎分享給也在找工具的朋友。我會持續更新,有新的好用免費 AI 工具一定加進來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