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眼鏡概念股2025投資指南:台股供應鏈完整分析

目錄

這幾天投資群組都在討論宏達電連續漲停的事,說真的,一開始我也抱著懷疑態度。

但仔細研究後發現,AI眼鏡概念股真的不是在開玩笑——2024年全球智慧眼鏡出貨量暴增210%,突破200萬台,今年(2025年)預估還要再增60%。

最讓我驚訝的是,AI機種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占了78%的市占率。這意味著什麼?AI眼鏡概念股有哪些值得關注?讓數據來告訴我們答案。

HTC VIVE Eagle四色產品展示(黑、咖啡、紅、灰)
HTC VIVE Eagle四色產品展示(黑、咖啡、紅、灰)

市場現況:不是炒作,是真的在起飛

數字背後的真相

坦白說,當我看到Meta占了73%市占率時,第一反應是「也太誇張了吧」。

但事實擺在眼前——Ray-Ban Meta眼鏡真的在賣,而且賣得很好。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同比增長110%,這種成長速度,連手機都要自嘆不如。

圖片建議:2024-2025年AI眼鏡出貨量成長趨勢圖

台灣在這場遊戲中的位置

HTC即將在9月1日推出VIVE Eagle,強調100%台灣製造。

這讓我想起一件事——台灣在智慧眼鏡供應鏈裡,其實扮演著相當關鍵的角色。從晶片到光學,從材料到組裝,我們幾乎包辦了整條產業鏈。

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直接點名:聯發科(SoC)、欣興與臻鼎-KY(高階HDI與軟板)都是受惠股。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。

值得關注的台股標的

讓我們來聊聊具體的投資標的。畢竟,知道趨勢是一回事,找到對的股票又是另一回事。

晶片與封裝——產業的大腦

公司代號扮演角色為什麼值得關注潛在風險
聯發科(2454)AR/AI SoC供應被外資直接點名受惠客戶開發時程不確定
台積電先進製程間接受惠但不是主角太大了,漲幅有限

光學模組——眼鏡的靈魂

說到光學鏡頭股票,我特別關注兩家:

玉晶光(3406) 這家公司在AR/VR鏡頭領域耕耘已久,技術門檻高,良率也領先同業。最近法人不斷點名,股價表現也相當強勢。

亞光(3019)
同樣是光學模組製造商,產品組合比較多元。雖然知名度不如玉晶光,但技術實力不容小覷。

材料與PCB——看不見但很重要

投資小發現:達邁(3645)用透明PI膜打入Meta供應鏈這件事,讓我相當意外。這種材料主要用在眼球追蹤和散熱,技術含量比想像中高很多。

華通(2313)則是另一個有趣的標的。他們不只供應AI眼鏡的PCB,還成功打入小米供應鏈。多元化的客戶基礎,風險相對較低。

圖片建議:台灣AI眼鏡供應鏈完整地圖

投資前必須知道的事

AI眼鏡概念股有哪些?完整名單在這

整理了這麼久,我把核心標的分成幾類:

  • 晶片類:聯發科(2454)、台積電(2330)
  • 光學類:玉晶光(3406)、亞光(3019)
  • 材料/PCB類:達邁(3645)、華通(2313)、欣興(3037)、臻鼎-KY(4958)
  • 組裝/品牌類:鴻海(2317)、廣達(2382)、和碩(4938)、宏達電(2498)

投資智慧眼鏡供應鏈股票好嗎?

老實說,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。

從數據來看,產業確實在高速成長——2024年增210%、2025年預估增60%,這種成長速度很難找到第二個。

但也要留意,現在市場熱度很高,部分股票可能已經反映了太多預期。我的策略是:挑選「已經拿到訂單+技術門檻高+財務體質好」的公司。

HTC眼鏡帶動哪些台股?

HTC最近的股價表現確實帶動了整個族群。直接受惠的包括:

  1. 光學股:玉晶光、亞光最近都很活躍
  2. 材料股:達邁的透明PI膜需求看漲
  3. PCB股:華通、欣興、臻鼎-KY都有機會

不過要提醒一下,題材歸題材,實際營收貢獻還需要時間驗證。

風險評估:別只看好的一面

風險類型具體說明我的應對方式
留存率問題AI功能很酷,但用戶會持續使用嗎?追蹤月活數據
價格競爭中國品牌進場,可能打價格戰選技術門檻高的
題材vs基本面股價漲很兇,但營收還沒跟上等財報確認
客戶集中太依賴單一品牌的訂單分散投資

2025年投資策略

我會關注的指標

作為投資人,這些數字我會持續追蹤:

每月必看

  • Meta、HTC、小米的銷售數據
  • 相關公司的月營收變化
  • 供應商的稼動率

每季必看

  • 財報中的AI眼鏡營收占比
  • 毛利率變化趨勢
  • 新客戶開發進度

重要時間點

  • 9月1日:HTC VIVE Eagle正式開賣
  • Q4 2025:Meta可能發表新款眼鏡
  • 年底:各家廠商的2026年展望

圖片建議:2025年AI眼鏡產業重要事件時程表

我的配置想法

核心持股(60%)

這部分我會放在相對穩健的標的:

  • 聯發科:SoC是必需品
  • 欣興、臻鼎-KY:高階板材需求穩定
  • 玉晶光:光學技術領先

衛星配置(40%)

這部分可以稍微積極一點:

  • 達邁:透明PI膜很有潛力
  • 華通:客戶分散度不錯
  • 宏達電:題材性強,但要控制部位

進場時機

說真的,現在(8月底)可能不是最好的時機,很多股票都在高點。

我會這樣做:

  1. 先少量試單,感受一下
  2. 等9月看VIVE Eagle銷售狀況
  3. Q3財報出來後再決定是否加碼

幾點個人觀察

研究AR眼鏡投資這段時間,我發現市場情緒變化真的很快。

月初大家還在懷疑AI眼鏡是不是噱頭,月中HTC一漲停,突然每個人都在找概念股。這種羊群效應,其實挺危險的。

我認為產業趨勢是真的,但不代表每檔相關股票都會漲。選股還是要回歸基本面——誰真的有技術?誰真的有訂單?誰的財務體質經得起考驗?

還有一點很重要:這個產業還在早期階段。Meta雖然市占率很高,但整體市場規模還不大。2025年預估全球也才550萬副,跟手機一年十幾億支的規模完全不能比。

結論:機會與風險並存

AI眼鏡概念股確實迎來了產業起飛期,但投資還是要理性。

從數據來看,2024-2025年的高速成長是事實。Meta以73%市占率領跑,AI機種占比達78%,智慧眼鏡供應鏈正在快速成形。

台灣在這波趨勢中占有優勢——從聯發科的晶片、玉晶光的鏡頭,到達邁的材料、華通的PCB,我們在每個環節都有不錯的公司。

但也要認清現實:市場熱度高,部分股票可能已經超漲。短線要小心追高風險,中長線則要關注營收是否真的跟上。

對於「AI眼鏡概念股有哪些?投資智慧眼鏡供應鏈股票好嗎?HTC眼鏡帶動哪些台股?」這些問題,我的答案是:機會確實存在,但要做好功課,分批布局,控制風險。

AI穿戴概念股AR眼鏡投資是未來趨勢,但記住——趨勢對了不代表每個人都會賺錢。選對標的、控制部位、耐心等待,這些基本功還是不能少。

畢竟,投資是馬拉松,不是百米賽跑。


免責聲明:本文純屬個人觀察分享,不構成投資建議。股市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

 

延伸閱讀

AI眼鏡值得買嗎?2025年HTC VIVE Eagle引領台灣智慧穿戴新紀元

AI 智慧眼鏡股 前景亮

智慧眼鏡進入爆發前夜,Meta與Google卡位戰升溫,台廠供應鏈迎接下一波成長動能:玉晶光、亞光、鴻海、宏達電、聯發科

2025智慧穿戴裝置比較:AI眼鏡vs智慧手錶vs智慧戒指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