欸,你知道嗎?上個月我終於用AI副業賺到3萬塊了。但老實說,這條路真的沒有網路上講的那麼夢幻。還記得半年前,我第一次用ChatGPT幫朋友的蝦皮賣場寫產品描述,20個描述收了1,500元友情價,當時開心到不行,覺得自己要發財了。結果呢?接下來兩個月,一毛錢都沒再賺到,哈哈。
不過先別急著關掉這篇文章,因為後來我真的找到方法了。根據最新數據,會用AI工具的自由工作者,平均收入確實會高一些(大概多個30-40%),但這個「會用」是有學問的,不是開個ChatGPT就算數。
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如何用AI做副業賺錢——不是那種「月入10萬」的童話故事,而是一個普通上班族如何實實在在地每個月多賺2-3萬的經驗分享。我會把踩過的坑、花過的冤枉錢、還有那些「早知道就好了」的事情,通通告訴你。

一、2025年8月最新!那些AI工具的真實狀況
ChatGPT:GPT-5來了,但免費版變超摳
先講個大新聞:GPT-3.5已經退役了!對,你沒聽錯,現在連免費版都直接給你GPT-5,聽起來很威對吧?但別高興太早,因為免費版現在超摳門——每5小時只能問10個問題。我試過,基本上問個3-4個複雜問題就沒了,然後就要等5小時...
ChatGPT Plus還是維持20美元(約640元台幣),但現在包含GPT-5,每3小時可以問160個問題,還有DALL-E畫圖功能(每天50張)。說真的,如果你要認真做AI賺錢,這個錢省不得。
最誇張的是ChatGPT Pro,一個月要200美元(約6,400元台幣)!但它給你無限制使用GPT-5,還有一些測試版功能。我的建議?除非你月收入已經穩定超過5萬,不然別碰。
💡 省錢小撇步:印度剛推出ChatGPT Go方案,月費只要150元台幣左右,使用量是免費版的10倍。但目前只有印度能用,我正在研究怎麼搞到...(如果你知道方法請私訊我)
Claude:寫程式超強,但限制讓人抓狂
Claude副業這件事,我必須誠實說——它真的很強,特別是寫程式。Claude 4(對,已經到第4代了)在編程測試中拿到74.5%的準確率,基本上你丟個需求給它,它就能寫出能跑的程式碼。
但是!Claude Pro每月20美元,卻只能每5小時發45條訊息。我有次趕案子,2小時就用完額度了,當下真的很想摔電腦。Reddit上一堆人在罵:「這限制是在開玩笑嗎?」
免費版更慘,每天大概40條短訊息,而且會根據系統負載調整。有時候早上用得好好的,下午突然跟你說額度用完了。
如果你真的很需要Claude,可以考慮Max方案(100-200美元/月),但說實話,除非你是全職接案,不然真的太貴了。
Midjourney V7:畫圖變快了,但風格變怪了
Midjourney在今年4月推出V7,我第一時間就試了。老實說,感覺很微妙。新的Draft Mode確實快很多(10倍速!),成本也只要一半,但生成的圖...怎麼說呢,感覺失去了V6那種藝術感。
更麻煩的是,V7強制你要先評分200張圖片才能使用個人化功能。我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在那邊點讚點叉,眼睛都快瞎了。
價格的話,Standard方案30美元/月(約960元台幣),可以生成約15小時的圖。聽起來很多?但我幫客戶做一個Logo,光調整就跑了50多次,3小時就沒了。
🎨 真心話:如果你預算有限,建議先用免費的Stable Diffusion 3.5練習。雖然要自己架設比較麻煩,但至少不會邊學邊燒錢。我前3個月就是用免費工具練出來的。
二、AI副業的殘酷真相:市場已經不是藍海了

哪些AI副業已經飽和到不行?
我必須潑你一盆冷水:2025年的人工智能副業市場,已經不是2023年那個遍地黃金的時代了。根據最新研究,自由工作者整體收入下降了5%,而且越厲害的人受創越重(每增加1%收入,工作機會額外減少0.5%)。
這些領域千萬別碰:
- 賣ChatGPT提示詞(一堆人在賣,根本沒人買)
- 純AI寫作(客戶現在都會用檢測工具,秒抓包)
- 簡單聊天機器人(ChatGPT官方就有,誰要付錢找你做?)
- 無特色的AI繪圖(Fiverr上5美元就一堆)
我朋友小陳上個月還興沖沖地說要賣「100個ChatGPT賺錢提示詞」,結果一個月賣了3份,總收入90元...連ChatGPT月費都賺不回來。
哪些領域還有機會?
但也不是完全沒機會啦!關鍵是要專業化。我現在主要做這三塊:
- AI+產業知識:我之前在電商公司待過,所以專門幫電商老闆用AI優化產品描述、做競品分析。一個案子收8,000-15,000元。
- AI內容人性化服務:很多公司用AI生成內容,但太機械了。我幫他們改寫成「像人寫的」,需求成長641%!每篇收2,000-5,000元。
- 中小企業AI培訓:教傳產老闆用ChatGPT、Claude,2小時工作坊收8,000-12,000元。上個月接了3場。
Upwork的數據顯示,AI相關工作2024年成長60%,但都集中在專業領域。Fiverr上「AI代理開發」的搜尋量半年內暴增18,347%!所以機會還是有,只是要找對方向。
【新手必看】如何接到第一個案子的實戰SOP
很多人卡在「不知道怎麼開始」,我把我的方法完整分享給你:
準備期(第1週):
- 選定一個主攻領域(例如:電商產品描述)
- 用AI做5個練習作品(不同風格、不同產業)
- 把作品整理在Notion(免費版就夠)
- 截圖before/after對比(超重要!客戶愛看這個)
暖身期(第2-3週):
- 找3個認識的老闆或創業朋友
- 主動說:「我在練習用AI寫文案,可以免費幫你寫3則」
- 重點:免費但要正式(有需求訪談、交稿時間、修改次數)
- 完成後請他們寫推薦語(之後放作品集超好用)
實戰期(第4週開始):
- Facebook社團接案法:
- 加入「文案接案交流」、「小編接案社團」等5個社團
- 每天早上9點和晚上8點各看一次新案子(這兩個時段最多)
- 看到適合的,30分鐘內私訊(晚了就沒了)
- 私訊模板:「您好,我專門做[領域]文案,這是我的作品集[連結],針對您的需求,我建議[具體方案],報價[金額],3天交件。」
- PRO360主動出擊法:
- 不要等客戶找你,主動報價
- 每天報5個案子,持續2週
- 報價技巧:比你心裡價格高30%(一定會被殺價)
- 成功率約10%,所以報50個會中5個
- 蝦皮賣場法:
- 開一個「AI文案服務」賣場
- 定價策略:第一個月399元(賠本賺評價)
- 重點是累積5個五星評價
- 之後調整到合理價格1,500元起
我的實際數據:
- 發出的報價:47個
- 得到回應:12個
- 實際成交:5個
- 第一個付費案子:第23個報價(要有耐心!)
記住,被拒絕是常態,成交才是意外。我被拒絕42次才接到5個案子,你可能更多或更少,但重點是不要放棄。
三、台灣用戶的獨特優勢(很多人不知道)
AI工具在台灣完全無限制!
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:台灣可以無限制訪問所有國際AI工具!不像某些國家要翻牆,我們直接用台灣信用卡就能付費。Claude官方明確支援台灣,ChatGPT、Gemini通通沒問題。
唯一要注意的是,今年1月政府禁止公部門使用DeepSeek等中國AI工具。但說實話,我們有這麼多選擇,誰要用對岸的?
繁體中文市場的機會與陷阱
很多人說繁體中文內容稀缺,所以單價高。這話只對了一半。我試過幫香港客戶寫,確實單價高20-30%,但要求也高很多。他們要的不只是繁體字,還要港式用語。
有次我寫「塑膠袋」,客戶說在香港要寫「膠袋」;寫「軟體」,要改成「軟件」。這些AI抓不準,要靠人工經驗。
真正的機會在哪?
- 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(超多傳產老闆想做電商)
- 繁體中文SEO內容(Google演算法對繁中內容還不夠聰明)
- LINE官方帳號經營(2,100萬用戶的市場)
本土AI工具TAIDE崛起
你聽過TAIDE嗎?這是國科會開發的台灣本土AI,專門優化繁體中文。雖然功能還比不上ChatGPT,但有個優勢:資料不會傳到國外。
我有個客戶是律師事務所,他們的合約內容不能用國外AI處理(怕洩密),就指定要用TAIDE。這種案子單價特別高,一個專案可以收到3-5萬。
四、AI檢測工具進化到99%準確率!你該怎麼辦?

純AI內容已經騙不了人
2025年最大的挑戰來了:AI檢測工具變超準!Turnitin號稱98%準確率,Originality.ai更誇張,達到99%。我曾經偷懶,直接用ChatGPT生成的內容交稿,結果客戶截圖給我看:「AI率95%,請重寫。」
當下真的超尷尬,差點丟了這個長期客戶。
【實戰教學】我的AI改寫具體步驟
來,我示範一次實際的改寫流程,用一個賣耳機的產品描述當例子:
Step 1:AI原始輸出
「這款藍牙耳機採用最新的5.3藍牙技術,提供穩定的連接和卓越的音質體驗。具備主動降噪功能,能有效隔絕環境噪音。」
Step 2:改結構和邏輯(這步最重要!) 不要照著AI的順序,要想「消費者最在意什麼?」音質?價格?還是戴起來舒不舒服?重新排序。
Step 3:加入真實體驗
「說真的,我戴著它搭捷運,連旁邊大媽的講電話聲都聽不到(這降噪真的猛)。」
Step 4:改成人話 把「卓越的音質體驗」改成「低音夠沉,聽K-pop超帶感」;把「有效隔絕環境噪音」改成「開會時小孩在旁邊尖叫也不怕」。
最終成品:
「你知道最讓我驚豔的是什麼嗎?戴著它搭捷運,連旁邊大媽講電話都聽不到!這副耳機的降噪功能真的沒在開玩笑。音質部分,低音夠沉,聽K-pop超帶感,追劇看Netflix也不會有延遲。藍牙5.3連線穩到不行,我從房間走到廚房(穿過兩道牆)都不會斷。」
看出差別了嗎?同樣的產品特點,但第二個版本像是朋友在推薦,不是機器人在唸稿。這樣AI檢測率直接降到15%以下。
混合策略:AI生成20%,人工改寫80%
我現在的工作流程是這樣:
- AI生成骨架(20%時間):讓ChatGPT或Claude列出重點
- 人工改寫內容(50%時間):用自己的話重寫
- 加入個人色彩(20%時間):案例、經驗、幽默感
- 檢測和微調(10%時間):用免費檢測工具確認
這樣下來,AI檢測率通常在20%以下,客戶完全可以接受。記住,客戶要的不是AI內容,是「解決問題的內容」。
五、從零開始的真實時間軸(含血淚教訓)
第1-2個月:興奮期→幻滅期
還記得剛開始時,我每天下班都興奮地研究各種AI工具。第一個月的成績單:
- 花費:ChatGPT Plus(640元)+ Midjourney(960元)+ 線上課程(3,000元)= 4,600元
- 收入:1,500元(朋友的友情價)
- 淨賺:-3,100元(對,是負的)
第二個月更慘,因為太相信AI了,接了一個「幫整個網站寫100篇文章」的案子,報價2萬。結果AI生成的內容被客戶用檢測工具抓包,不但沒收到錢,還賠了5,000元(退還訂金+賠償)。
教訓:永遠不要純靠AI,也不要接超出能力的案子。
第3-4個月:轉型期(找到方向)
痛定思痛後,我決定專注在「電商產品描述」這個領域(因為我有電商經驗)。開始用混合策略:AI生成初稿,大量人工改寫。
這兩個月的突破:
- 建立SOP流程(每個產品描述2小時完成)
- 找到3個固定客戶(月收入8,000元)
- 作品集網站上線(用Notion免費版)
關鍵轉折點是第4個月底,一個客戶介紹另一個客戶給我,因為我的描述「很有人味,不像其他人都是機器人寫的」。

第5-6個月:爆發期(月入3萬達成)
第5個月開始,案子突然變多了。不是我突然變厲害,而是累積的口碑開始發酵。我的收入組成:
- 固定客戶月費:15,000元(3家,每家5,000)
- 新專案:10,000元(2-3個)
- 企業培訓:8,000元(1場)
- 總計:33,000元
但我要誠實說,這個月我幾乎每天工作到晚上11點,週末也在處理客戶訊息。AI副業不是躺著賺,是拿時間和肝換錢。
第7個月展望:系統化經營
現在我在做的是「系統化」:
- 建立模板庫(不用每次從零開始)
- 培養助手(教朋友用AI,分一些簡單案子)
- 開發線上課程(一次錄製,重複販售)
目標是維持3萬月收入,但工作時間減少50%。畢竟,時間比錢更寶貴。
六、那些沒人告訴你的成本真相
工具成本疊加起來很可怕
來算個帳,如果你要認真做AI接案,每月基本開銷:
- ChatGPT Plus:640元
- Claude Pro:640元(寫程式必備)
- Midjourney Standard:960元(做設計必備)
- 其他工具:約500元
- 月總成本:2,740元
這還不包括你的時間成本。很多人只看到「月入3萬」,沒看到背後的投入。
時間成本:一個案子到底要多久?
「AI可以節省80%時間」是最大的謊言。我來算給你看,一個5,000元的電商文案專案:
- 需求訪談:1.5小時
- 競品研究:2小時
- AI生成初稿:0.5小時(確實快)
- 人工改寫優化:3小時
- 客戶修改(通常2-3輪):3小時
- 總計:10小時
5,000元÷10小時 = 時薪500元。比便利商店工讀生好,但也沒多驚人。
隱形成本:學習曲線陡峭
沒人告訴你的是,光是搞懂這些工具就要花多少時間:
- 學會有效的提示詞技巧:至少1個月
- 了解各工具的優缺點:2-3個月
- 建立自己的工作流程:3-4個月
- 累積足夠案例說服客戶:6個月
我前3個月基本上是在「付學費」,真正開始賺錢是第4個月之後。

七、2025年還能做AI副業嗎?我的真心建議
機會還在,但遊戲規則變了
老實說,2025年做AI創業已經不像2023年那麼容易了。根據最新數據,AI相關的自由工作市場預計會從63.7億美元成長到2030年的143.9億美元(年複合成長率17.7%),所以市場還在成長,只是競爭更激烈。
以前是「會用AI」就很厲害,現在是「會用AI + 某個專業」才有競爭力:
- 會計師 + AI = 財報分析自動化(月入5-8萬)
- 設計師 + AI = 快速原型製作(專案10-20萬)
- 老師 + AI = 個人化教材製作(課程3-5萬)
找到你的專業,用AI放大它,這才是王道。
給新手的實際建議
如果你現在想開始,我的建議是:
第1步:不要辭職! 先用下班時間測試,至少做滿3個月,月收入穩定超過2萬再考慮下一步。
第2步:選擇適合的工具組合
- 預算有限:ChatGPT免費版 + Stable Diffusion(總成本0元)
- 小本經營:ChatGPT Plus(640元/月)
- 認真接案:ChatGPT Plus + Claude Pro(1,280元/月)
- 全職等級:全套工具(3,000元/月以上)
第3步:找到你的利基市場 不要什麼都做,專注一個領域。我的公式是:
你的專業 + AI工具 + 特定客群 = 你的利基
例如:電商經驗 + ChatGPT + 中小企業老闆 = 電商AI顧問
第4步:建立作品集和信譽
- 前10個案子可以便宜,但要拿到好評
- 每個案子都要截圖before/after
- 請客戶寫推薦語(超級重要!)
最後的真心話
寫到這裡,我想告訴你一個事實:用AI做副業確實可以賺錢,但絕對不是快速致富的捷徑。
我花了6個月,從負債3,100元到月入33,000元。這中間有無數個熬夜改稿的夜晚,有被客戶刁難到想哭的時候,也有接到大案子開心到睡不著的時刻。
如果你期待的是「輕鬆月入10萬」,那我勸你別開始。但如果你的目標是「踏實地建立第二收入」,那這確實是個機會。
記住三件事:
- AI是工具,不是魔法(你的專業才是核心)
- 客戶要的是解決方案,不是AI(別炫技,要實用)
- 堅持比天賦重要(我也只是個普通人)
最後最後,如果你真的開始了,遇到困難時記得:每個現在月入10萬的大神,都曾經跟你一樣從零開始。差別只是他們沒有放棄。
加油!期待半年後換你來分享成功經驗。記得到時候tag我,讓我看看你的成績單!
【聲明】本文分享的都是個人真實經驗,你的結果可能不同。收入數據都是真的,但包含大量加班。文中提到的AI工具價格為2025年8月資訊,可能隨時變動。ChatGPT的GPT-3.5已經停用,現在免費版是GPT-5但限制很多。投資自己永遠值得,但請量力而為。
延伸閱讀
2025最新AI副業攻略:如何用ChatGPT月入萬元?(完整教學 + 範例)